物理电子学二级学科公司产品方案
Physical Electronics
一、适用范围
物理电子学二级学科(08090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二、培养目标
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及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相关的实验技术及计算机技术。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及独立从事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能胜任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产业部门有关方面的教学、研究、工程、开发及管理工作。
三、基本能力和素质要求
该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应具有物理电子学方面的坚实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开拓与创新精神,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独立研究的能力;不仅对本学科专业的某一研究方向具有深入和细致了解,而且在该方向上应具有一定的研究成果;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以阅读和参考本专业范围为主的外文资料,并能撰写英语科技论文等;应能独立地从事本专业或与本专业相关的科学研究、教学活动、应用开发及管理工作。
四、学制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
五、研究方向
依据本学科发展趋势和本学科的自身优势及特点,物理电子学专业共设4个研究方向:
1.强辐射源与高功率微波系统
2.光电子与光电子技术
3.光电信息与图像分析技术
4.超声电子学
六、课程设置
级别 |
课程类型 |
课程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内容偏重 |
学时 |
学分 |
学期 |
考核方式 |
Ⅰ |
Ⅱ |
Ⅲ |
5级课程 |
中级课程 |
公共课 |
54311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理论 |
32 |
2 |
√ |
|
|
考试 |
|
第一外国语 |
应用 |
48 |
3 |
√ |
|
|
考试 |
543110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理论 |
16 |
1 |
|
√ |
|
考试 |
54311003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理论 |
16 |
1 |
|
√ |
|
考试 |
51921001 |
科技论文写作 |
应用 |
16 |
1 |
|
√ |
|
考查 |
53021001 |
信息检索 |
应用 |
16 |
1 |
|
√ |
|
考查 |
公共 基础课 |
54012001 |
数值分析※ |
理论 |
48 |
3 |
√ |
|
|
考试 |
54012002 |
现代数学物理方程 |
理论 |
48 |
3 |
√ |
|
|
考试 |
54012003 |
随机过程与时间序列分析 |
理论 |
48 |
3 |
|
√ |
|
考试 |
54012004 |
应用模糊数学 |
理论 |
48 |
3 |
|
√ |
|
考试 |
54012005 |
数理统计与多元统计※ |
理论 |
48 |
3 |
√ |
|
|
考试 |
54012006 |
矩阵分析※ |
理论 |
48 |
3 |
√ |
|
|
考试 |
专业基础课 |
51133001 |
数学物理方法 |
并重 |
48 |
3 |
√ |
|
|
考试 |
51133002 |
光电子技术及光电子学※ |
并重 |
48 |
3 |
√ |
|
|
考试 |
专业课 |
51134001 |
高功率微波导论※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1134002 |
相对论电子学基础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1134003 |
高等数字图像处理 |
并重 |
32 |
2 |
√ |
|
|
考查 |
51134004 |
无损检测原理*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1134005 |
光电信息处理*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6级课程 |
高级课程 |
公共 基础课 |
64012001 |
应用泛函分析 |
理论 |
48 |
3 |
√ |
|
|
考试 |
专业基础课 |
61133001 |
强流电子光学※ |
并重 |
48 |
3 |
|
√ |
|
考试 |
专业课 |
61134005 |
微波电子学导论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注: 1. 以外语教材、外语授课的课程在课程名称的后面填“*”;
2. 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名称后面填“※”。
实践教学环节
级别 |
课程类型 |
课程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内容偏重 |
学时 |
学分 |
学期 |
考核方式 |
Ⅰ |
Ⅱ |
Ⅲ |
5级 |
中级 |
环节 |
54316100 |
形势与政策 |
理论 |
16 |
0 |
√ |
√ |
|
考查 |
51116001 |
学术报告(至少参加5次) |
理论 |
16 |
1 |
|
√ |
|
考查 |
实践 |
51126001 |
科研实践 |
应用 |
16 |
1 |
|
√ |
|
考查 |
七、选课要求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不低于26学分)
学习补修课程不计学分,学习5级课程、6级课程按课程学分计算。
5级公共课:≥6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一外国语》为必修,《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至少选修其一)。
5级以上(含5级)公共基础课:≥4学分。
5级以上(含5级)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总学分:≥14学分(专业基础课不少于6学分,专业课不少于8学分)。
5级实践环节:≥2学分。
*对于跨学科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以下课程:
1.电磁场与波
2. 导波场论
八、论文工作与学位授予
(1)选题
论文选题应紧跟国内外本学科方向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趋势进行,选择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或理论意义的课题,选题涉及基础理论的研究内容的,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并尽量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论文选题必须经导师同意并通过论证。
(2)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一般应于第三学期内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生应在开题报告会上广泛征求意见,由相关学科专家审定后确定。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内容要求:拟选课题的国内外动态、水平;所选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预期达到的结果、水平;论文工作安排;进行该课题研究所具备的条件等。
(3)制定论文工作计划
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拟定论文工作计划,计划中应对完成论文的研究方法、试验方案与手段、经费与设备、论文撰写、完成期限和预期达到的结果等,做出详细的安排和说明。
(4)学位论文中期考评
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对硕士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方面进行检查。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
(5)学位论文评议、答辩和学位
按学位办公室相关规定执行。
九、培养方式与方法
学术型硕士公司产品方式应紧密结合科学研究,围绕培养其创新能力为主线,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应强调在培养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规定研究生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在指导上采取导师负责与学术群体集体培养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要注意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和学术群体的作用,结合研究生个人的才能与特点,培养研究生独立思维、开拓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导师应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在硕士生入学后1周内,制订出硕士生的培养计划。
对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并重的方式,两者均不得少于一年。
硕士生课程学习总学分不低于26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8学分;其他学分可从全校范围内选修课程获得。另外要求必修环节2学分,其中讲座环节1学分,实践环节1学分。
硕士生的学习以授课与课堂讨论形式进行。硕士生必须参加全校范围的 “学术讲座”及与学科紧密相关的“学科前沿系列专题讲座”。要求硕士生在全校范围内选听“学术讲座”讲座5次,完成后记1学分。
十、实践环节
科研工作是公司产品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研究生要加强科学实验训练。通过科研实践环节,要求研究生具备文献查询和文献综述的基本能力,能够熟练使用常用实验仪器设备,具备对本专业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分析和测试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十一、研究生教育国际化
在课程体系建设、科研实践体系建设和论文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建设,建立并实施常态化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国际交流项目与规模,有力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使研究教育国家化程度显著提高。